顯示具有 Salsa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Salsa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09/7/26

Giant Zuchini "小" 黃瓜

夏秋蔬果就是這樣一不注意就會長成巨瓜雞兒都來不及吃我們吃小條的巨人瓜就洗乾淨切成小塊給羊寶吃啦每天都吃得肚子鼓鼓幸好是吃素否則還真擔心他們得高血壓糖尿病呢


















為彌補生日午餐
吃錯家昨天趁到圖書館當義工賣書之便到附近小城的墨西哥餐廳吃飯這家餐廳開的位置比上次的冤大頭家可差多了可是菜很道地裡面從廚師到侍應生都是墨西哥人這樣一餐才 $5.75 喔每次有親友來訪都帶來這家前面的開胃脆餅是現炸莎莎醬 Salsa 好好吃而且可以再叫兩籃三籃都沒關係免費朋友看我這麼捧場搞不清楚我是來吃莎莎醬還是來吃飯的。不過我自製的 Salsa 莎莎醬也很有名呢








2007/10/8

Little Joe's Birthday Party 小裘的生日

山羊女兒玫瑰和露露的娘家媽媽「珊蒂」一個月之前,就邀我們參加 10/6 墨西哥餐的聚會,因為剛好也是她六歲孫子「小裘」的生日。


















這次的主題是每一個人必須做 12 個墨西哥 Enchiladas。

墨西哥菜除了常見的莎莎番茄醬、Taco、Burrito 之外,就數 Enchiladas 了。只是我雖然會做莎莎醬,而 Taco、Burrito 經我改良為中國捲餅
口味 (夾肉或蔬菜均可) 之後,也在老外之間頗有好評,但 Enchiladas 還真没做過。

上網查了資料,發現十分複雜,而我向來喜歡化繁為簡,不愛花時間在複雜的菜色上,因此一直拖著没動手,直到上週四。想想到時候,如果做不出來,豈不有失中國人顏面。於是靈機一動,想到我通常如果吃過哪道菜,基本上曚得出來。於是到城裡最好的一家墨西哥餐館,點了一道菠菜 Enchiladas (因為珊蒂吃素)。那餐廳做的還真好吃,淡綠色的又漂亮,只是我吃出來了菠菜、Cheese、玉米餅,但有一點好吃的酸酸滋味,卻問不出來是什麼,只好自己猜是 Sour Cream。這家餐廳最好吃的,還有他們手工現做的玉米片和番茄、洋蔥、辣椒莎莎醬。










週五一大早去採購材料,一大袋的玉米餅、Sour Cream 和白色的 Monterey Cheese,其他的,家裡都有,先實驗了兩片,發現玉米餅一捲就破,網路食譜說放在鍋裡熬醬汁之後剩餘的汁裡,慢火煮一下,我覺得不太可能,靈光一閃,想到中國的春捲皮,於是用蒸鍋把皮蒸軟,果然一試即成。以下是我簡化之後的菠菜玉米餅做法:


















1. 玉米餅蒸好數張備用,菠菜剁碎,加鹽抓出水,白色的 Monterey Cheese 擦成細絲,烤箱 250 度預熱 10 分鐘。
2. 將蒸好的玉米餅一張,趁熱放在抹好油的烤盤裡,先舖上一層 Monterey Cheese 細絲,放一些剁碎的菠菜 (吃葷的人可以用細肉絲替代菠菜),加一層 Sour Cream,放 Cumin 粉,再灑一層 Monterey Cheese 細絲,把餅捲起來即可。一張一張的做,每一張餅都要緊緊的捲靠在一起。視烤盤大小,一盤就能一次烤 12 張玉米捲餅。
3. 烤 20 - 30 分鐘。
4. 做醬汁:直接用濃縮番茄醬加菠菜剩下的汁,中火煮成濃稠狀即可。
5. 取出烤盤後,將濃汁澆在剛烤好的 Enchiladas 上,再灑上一層 Monterey Cheese 細絲。





































珊蒂家好熱鬧,我最愛的酪梨醬、新鮮莎莎醬、墨西哥菠菜飯、煮豆子、飲料、Margarita 調酒、都已在餐廳桌上等著,每個人的手藝都好棒。或許因為我是唯一一個做素 Enchiladas 的人,竟然全被吃光光,非常有成就感。結束了一個歡樂的週末聚餐。

2007/9/17

Land Reclamation 買山容易養山難




自 1997 年起,花了三年時間,每天開車到處尋找心目中的桃花源。那時已意識到自然能源在未來的重要性,又有蔬果自給自足的考量,因此特別注意水資源
  








決定買下此處,正由於它有一口水質清甜的好井,又一 分鐘能出水 60 加侖,因此雖是極難開發的貧石、荊棘、森林坡地,售價又比他處高出三倍,仍然在 2000 年咬牙買下,接管開路。
 






 

匆匆七年腁手胼足、一鏟一鋤的開發,證明當初的決定 無誤,如今其他很多地方的出水量不到一加侖,甚至完全枯竭, 只能接 city water (自來水) 的情況下, 我們的水量不但未見減少,水質並越發甜美,許多朋友都愛喝。土地價值更暴漲當時買價的四倍有餘,都是因為我們掌握了水資源的關係。
 






 

了生活,首先整闢了一塊稍平的地出來,蓋工寮、闢菜圃與果園,








 
森林區完全不砍伐,讓老樹繼續為我們儲存水源。









蔬菜和水果也以自己日常食用為主,多的就用來做成果汁 (例如水梨、梅子、葡萄、蕃茄)



 



 

曬成果乾 (例如葡萄乾、無花果乾)、
 








冷藏 (例如藍莓, 小紅莓)、











以下是部分水果和堅果類:櫻桃、李子、梅子、葡萄奇異果 (無毛 Hardy Kiwi)、

 








葡萄、水梨、 蘋果、杏仁、胡桃、核桃、無花果、小紅莓
 

 









藍莓、西瓜‧‧‧ 
果醬, 派的果餡

醃製成品, 例如梅酒、紫紅與綠蘿勒香草醋











 

墨西哥莎莎醬 Salsa、泡菜


或分送城裡的朋友。









當初開墾時,考慮到年老力衰之後,不可能再山前山後、一桶一桶的提水澆灌










 



因此於 “每一株” 樹的根部,埋設管線「滴水」,用逐漸滲水方式提供水分,然後根據各種果樹對土質不同的需求,分別舖上一層一層的堆肥土壤、河沙、橡樹木屑、或雞、羊、貝殼等肥料土,園中才漸漸有了欣欣向榮的生氣. 果樹種下後,要天天注意澆水、每年重舖有機土、鋤草、翻土、將雜草集中一堆堆做堆肥

蔬果從未有蟲害的煩惱,可能是野鳥眾多,用幫我們吃蟲,交換免費鳥巢成家立業用。但蔬菜就不一樣了,每一季都要重新拔起、播種、育苗,當然有時也有自願冒出的蕃茄、南瓜和西瓜,但基本上想要好的品種,仍然不能偷懶,還是得一歩一 歩自己來。
因此春耕夏耘之後,秋收忙著做各式成品,冬天的小院和小工寮內的窗台與桌櫃,就成了臨時的育嬰房。如果有某個品種特別好 (例如我們每年取種珍藏的無殼南瓜子),就會被年年留種,並與鄰居交換我們想要、但園中尚無的蔬果。「以物易物」在我們這兒仍然是行得通的. 
菜圃中,除了給鳥兒吃的草莓區,香草園區,種植例如迷迭香、蘿勒、薄荷‧‧‧等香草之外,
另有兩個蔬菜園區,目前正在開發山羊屋前的一個梯田,準備做第三個菜圃
園中分別有蕃茄、大白菜、清江菜、大小黃瓜, 甜椒
青蔥、大蒜、洋蔥
藜麥 Quinoa
南瓜 (可產無殼南瓜子)
Squash 綠南瓜











 各式豆類 (做墨西哥雜豆濃湯、或獨門的魔豆湯)、
玉米、向日葵、胡蘿蔔、紐西蘭莧菜、紫芥菜等,供我們食用。
每一樣蔬菜都很爭氣,長的快又大!我們從没來得及吃完過,











去年蕃茄瘋狂的生長,除了幾乎每週朋友來園中現吃、並一人兩大袋的提走之外
還做了 72 瓶真空裝罐的墨西哥莎莎醬,分送親友之餘,吃了一年還沒吃完
今年已經減植 2/3 的蕃茄藤
但仍看著每天紅亮澄的大小蕃茄冒出
蕃茄炒蛋、切片蕃茄、生菜沙拉‧‧‧還是無法消化,









幸好雞兒們很愛它,就讓它們消化之後,變成雞蛋和堆肥
 





 
























除了經過我們刻意栽種培育的蔬果之外,山中亦常有野花、野菜、

 










菇蕈 (白菇:可趁新鮮、用奶油清炒) 自願冒出,

 







其中有兩種野菜 (其實本是野草) 比較特殊,分別叫 Nasturtium (旱金蓮, 開大黃花) 與 Kale 羽衣甘藍 (種子像黑芝麻),皆俱抗老防癌功效,

 








落地即長,不需照顧,又沒有野黑莓的侵略性,能與其它植物和平共存,不但莖與葉可生食,花又開的漂亮,可以放在沙拉裡拌食兼裝飾,非常的 adorable,

 








因此將它們種在自家院中,子孫綿延不絕。









自去年開始,把 Kale 的種子灑在非常乾枯貧瘠的前後山坡上,結果它僅靠雨水,長的又多又好,因此決定今年幫它把種子播在山羊區,不但日後可供山羊食用,種子並可有更廣大肥沃的土壤生長。